世界上出产金刚石的国家不多,但凡是“能揽瓷器活”的地方,大概都有金刚石,因为金刚石可以做金刚钻。印度是金刚石产地之一。中国也有金刚石,1977年12月21日在我国山东省临沭县发现了一颗重158.78克拉的特大金刚石,取名为“常林钻石”,因为它是在当时的岌山公社常林大队的一块农田中发现的。湖南桃源、黔阳地区也有金刚石,用它做的金刚钻可以划玻璃,可以在瓷器上钻孔,补碗匠有了金刚钻,就敢揽瓷器活了。但是产金刚石最有 名的地方是南非的金伯利,在这里有极丰富的金刚石矿。

金伯利本来是一个很不知名的地方,现在却闻名世界,说起来,这要归功于一个小女孩。
1866年,距南非(阿扎尼亚)开普敦约60千米的桔河,一个小女孩在河的南岸玩耍时,偶尔拾到一块晶明透亮的小石子,她带回家当作玩艺儿摆弄。一天,一位经常到她家串门的叫尼科克的人见到这颗小石子,也觉得很漂亮,赞不绝口,女孩的妈妈就把这颗小石子送给了尼科克。后来,有一个商人在尼科克的家里也见了这颗小石子。毕竟是跑买卖的商人,见多识广,他看出这是一块不寻常的石头,很可能是块金刚石。于是把它带到开普敦去请行家鉴定,果然是一块重达21.5克拉的金刚石。后来,这颗金刚石被英国总督用500英镑买了下来。尼科克和那位小姑娘的妈妈各得一半,“一夜之间”成了富翁。
从此金伯利开始受到世人的注意,成千上万的人纷纷涌向金伯利,到处挖掘金刚石。但这些人的运气不佳,金刚石似乎和这些人无缘,常常是高兴而来,扫兴而归。
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1871年7月,有一个合伙挖掘金刚石的采掘队终于在一个老火山口中挖到了金刚石矿。为什么金刚石会在这个火山口集中,而别处却很少出现呢?后来的科学家分析,在几千万年前,地下的炽热岩浆沿火山口向上喷,在停止喷射后,火山口常常被冷却的岩浆堵死,当火山活动期再喷发时,上升的岩浆遇到堵死的火山口而形成高温高压条件,于是岩浆中所含的一些纯碳就在这里结晶成金刚石。这些分析为后来的科学家用高温高压将石墨(也是碳)制成金刚石提供了思路。现代的大部分人造金刚石就是将石墨一类的纯碳加热到2000℃并加上2万个大气压的压力而制成的。
南非金伯利火山岩中的金刚石矿,后来吸引了许多矿业公司到此投资采矿。矿工们沿着火山口向下挖,越挖越深,最后挖成一个大漏斗形状的坑。现在,在南非的金伯利有一个人工湖,湖上边的直径大约0.5千米,越向下就越小,湖底距地面差不多有450米,湖水深250米,从地面向下看,真是如临深渊。其实,这个人工湖就是一个已采完金刚石后废弃的矿坑,湖水是由雨水聚集而成的。在这个矿坑中,曾开采出来大约1500万克拉的金刚石。
由于金伯利地区的金刚石吸引了各地的采矿公司,这个原本很不起眼的地方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城镇。
|